News
港大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提倡「一家一醫生」 有助抑鬱症及焦慮症患者早日獲得治療

2018年08月30日

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的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億抑鬱症患者;根據香港大學2014年發表的研究,估計香港有78萬人 (10.7%) 正受抑鬱症困擾,而2015年的《香港精神健康調查》結果顯示,全港有接近98萬人 (13.3%) 患有抑鬱症及焦慮症,情況令人關注。

在基層醫療層面治理抑鬱症及焦慮症

為應對患者增加的趨勢,世衞自2005年已積極推動在基層醫療層面治理抑鬱症及焦慮症,鼓勵醫生向病人提供身心和情緒支援,減輕專科醫療服務的負擔,同時讓患者盡早獲得治療。以香港的情況為例,全港700萬人口只有約380名精神科專科醫生,新症病人在公營醫院精神科門診輪候的時間長達127週(新界東聯網,2018年),可是私家精神科醫生的收費又未必人人可以負擔,加上擔心被標籤,致使不少病人延遲、甚或放棄就醫。

事實上,普通科門診和私家診所醫生日常均會遇到因身心症狀如頭痛、暈眩、胃痛、失眠及心跳而求醫的病人。醫學研究亦發現超過25%的基層醫療求診病例均與心理健康問題有關。家庭醫生在精神健康疾病的護理上,無疑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

情緒困擾求助研究 — 顯示固定家庭醫生的重要性

香港大學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2016年一項有關情緒困擾求助的研究,以問卷訪問了來自香港10區13間私家診所及6間公營普通科門診的病人,在1,626名受訪者中,有650人(40%) 表示曾經受情緒困擾,出現抑鬱及/或焦慮的症狀。值得注意的是:有固定家庭醫生的受訪者接受治療的比率(22.1%),比沒有家庭醫生的(13.4%)高出接近一倍。此外,被醫生問及和主動向醫生提及自己的情緒困擾的比率,有固定家庭醫生的一組亦佔較高百分比。(參考表一)

表一

情緒困擾的治理比率

家庭醫生
307人

沒有家庭醫生
343人

有時/經常被醫生問及自己的情緒困擾

37.7%

20.1%

有時/經常主動向醫生提及自己的情緒困擾

45.2%

24.9%

情緒困擾獲醫生治理

22.1%

13.4%

  資料來源:Barriers of Chinese primary care attenders to seeking help fo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Hong Kong (2016)

研究亦發現,超過90%的受訪者認為對醫生信任、希望醫生可以治療因情緒困擾而引起的頭痛、胃痛、失眠及心跳等身體不適,是推動他們求助的正面因素。而醫生主動問及情緒困擾的問題(82.1%)、比較容易求診於家庭醫生(79.5%)、收費較便宜(78.5%)、較少受標籤(62.2%),均是受訪者願意求診的誘因。反過來説,沒有固定家庭醫生,使病人較難建立信任和願意因情緒困擾而求助。有接近65%受訪者認為一般病人不會期望家庭醫生治理情緒困擾,因此減低了他們求診的動機。

我們的數據分析顯示,沒有固定家庭醫生的受訪者的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都相對較低,且使用公營醫療服務為主。以現時香港約有65%人口擁有家庭醫生的比例來說,遠較其他已發展國家如英國、澳洲、新加坡、加拿大及美國的80-90%為低。香港政府實有必要大力推廣和加強基層醫療服務的連續性,讓更多市民可以擁有一位固定的家庭醫生。

增強基層醫療服務連續性

固定的家庭醫生可以為病人提供較全面的評估和持續的照顧,有利建立病人與醫生之間的互信,鼓勵病人討論情緒困擾的問題和增加及早治理的機會。醫學研究發現,在延遲治療的情況下,受嚴重情緒困擾及有社交困難的患者較難出現好轉。為幫助抑鬱症及焦慮症患者及早就醫和增加治理比率,香港政府可考慮在公營診所向病人提供具有連續性的醫療服務,實現「一家一醫生」的理想。配合世衞的建議,在基層醫療層面加強精神健康服務已成為全球趨勢。而在香港,向有情緒困擾的病人提供持續性基層醫療服務更是深具逼切性。

關於研究團隊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臨床教授林大邦教授一直從事情緒病及精神健康與家庭醫生的相關研究。辛啟成博士是系內的博士後研究員,專職研究有關情緒困擾的求助模式及相關誘因和阻礙因素。

本研究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醫療衞生研究基金資助。

林大邦教授(中)及辛啟成博士(左)提倡「一家一醫生」計劃,在基層醫療層面治理抑鬱症及焦慮症,鼓勵醫生向病人提供身心和情緒支援,減輕專科醫療服務的負擔,同時讓患者盡早獲得治療。患者盧先生(右)亦表示固定的家庭醫生可以為病人提供較全面的評估和持續的照顧。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電郵︰medmedia@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