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港大發現卵巢癌標靶治療新方向

2019年02月26日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與病理學系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基因標記,指示卵巢癌的標靶治療方向。這一重大發現有助日後進一步創立卵巢癌的新療法。研究結果已於《自然通訊》發表,該期刊為全球最全面的跨學科科學期刊之一。(按此瀏覽期刊文章

背景資料

癌症基因序列讓醫生能夠按每位患者獨特的基因組成,定制對症下藥的標靶治療。這種針對腫瘤內基因標記的「精準醫療」,有助預測有效殺死腫瘤細胞的標靶藥物。通過處方更有效的藥物,精準醫療可以降低治療成本、時間和療程帶來的副作用。

卵巢癌乃香港女性第7大致命癌症。根據最新數據,2016年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每10萬女性人口15.1和5.8。卵巢癌的治療極具挑戰性,手術切除和化療是基本治療方案,但患者可能對化療有耐藥性反應,而70-80%的晚期患者會復發,其5年的生存率更低於30%。因此,醫治卵巢癌的其中一個挑戰是制定高效的治療策略。目前,只有少數癌症標靶治療具有相關預測性的基因標記。該研究旨在鑑定新的基因標記和相應的治療方法。

研究方法及結

通過研究公共數據庫中的腫瘤DNA序列數據,研究團隊發現在> 1,000名卵巢癌患者中,70%具有PIK3R1基因的缺失(也稱為PIK3R1缺失)。PIK3R1缺失的功能性後果和治療意義從未在癌症中進行過研究。研究團隊進行了大量實驗,結果顯示PIK3R1缺失同時激活兩種重要的信號通路:AKT和STAT3,促使卵巢腫瘤生長。研究團隊亦檢查了> 40本地卵巢癌病例,亦同時發現這兩種信號通路被激活。體內有激活的信號傳導,代表了PIK3R1基因缺失的卵巢癌患者可能可以接受標靶治療。研究團隊利用小鼠測試抑制這兩種信號通路的藥物對PIK3R1缺失腫瘤之療效,成功地證明了抑製劑有效抑制癌症腫瘤生長。與單獨的單一藥劑相比,聯合使用抑製劑效果更顯著。

研究重

該研究首次描述PIK3R1基因缺失作為指引AKT和STAT3抑製劑聯合應用於卵巢癌治療的潛在標記。 AKT和STAT3抑製劑已處於癌症臨床試驗中,因此合併使用預測標記,可把這些藥物在卵巢癌患者中有效應用。 由於PIK3R1缺失在卵巢癌中很常見,是次研究提出的標靶治療方法,或可適用於大部分卵巢癌患者。

研究團隊

該項目由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張慧婷博士及病理學系侯勵存基金教授(解剖分子病理學)張雅賢教授合作研究。其他參與研究的港大科學家包括生物醫學學院博士生李欣然女士、麥俊然博士、周園女士,以及病理學系的黃淑瀛女士及Proteomics and Metabolomics Core Facility 的Rakesh Sharma博士。國際合作者包括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Gordon Mills教授、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Yiling Lu教授及復旦大學王超博士。

該項研究主要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資助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香港政府醫療衞生研究基金資助。

張慧婷博士(左)及張雅賢教授(右)發現了一種新的基因標記,指示卵巢癌的標靶治療方向,有助日後進一步創立卵巢癌的新療法。

是次研究提出的標靶治療方法,或可適用於大部分卵巢癌患者。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電郵︰medmedia@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