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港大醫學院發表有助篩查隱形糖尿病的簡易糖尿病風險評估
並宣佈「糖心易測」流動應用程式正式面世

2020年10月09日

糖尿病病徵並不明顯,不少患者確診時已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因應這種特性,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利用香港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CRISPS)的研究成果,制定了以年齡、身高、體重和高血壓病史計算的簡易糖尿病評分(NDS),以篩查隱形糖尿病的風險,鼓勵高風險人士及早作出診斷。研究團隊並開發了流動應用程式「糖心易測」,除方便計算NDS外,用戶亦可以「糖心易測」評估心贜病發/中風和癌症風險。

 

簡易糖尿病評分

糖尿病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全球每11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高血糖可對身體多個器官造成損害,導致出現例如糖尿腎、眼和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中風)等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是本港失明和腎衰竭的主要致病原因;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數倍。可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因病徵不明顯(即隱形糖尿病),往往拖延至併發症出現才被確診。找出高風險人士,鼓勵及早抽血檢驗,令糖尿病現出真身尤其重要。  

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於1995年開展CRISPS,是全港首個探討本地華人心血管及糖尿病風險的全港性研究,並對約2,000名參加者進行了二十年的隨訪,追蹤參加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及更新他們的心血管疾病史。研究成果曾發表於《糖尿病調查期刊》、《糖尿病醫療》、《高血壓》、《心血管》和《自然通訊》等期刊。而團隊最近總結了超過二十年的研究數據,訂定有助找出隱形糖尿病的簡易糖尿病評分(NDS),並已在《糖尿病調查期刊》發表(按此瀏覽期刊文章)。

NDS評分以高血壓、年齡和體重指標構成,如NDS評分達28分或以上(50分為滿分),即屬高風險組別。研究團隊建議高風險人士應驗血檢查有否患糖尿病;即使檢驗結果顯示沒有患上糖尿病,也應定期作出覆檢。至於覆檢需多頻密,團隊建議按NDS評分釐訂:NDS 28至30分可以每3年進行一次檢驗;NDS 31至37分則需要每2年一次檢驗;如果NDS 超過38分則建議每年進行檢驗。研究團隊相信NDS評分是一個簡單易用的篩查工具,有助鼓勵市民定期評估糖尿病的風險,及早作出診斷。

 

簡易糖尿病評分(NDS)解讀

NDS 隱形糖尿病風險 健康建議

28或以上

  • 28 – 30:每3年進行一次血液檢驗
  • 31 – 37:每2年進行一次血液檢驗
  • 38 或以上:每年進行血液檢驗

28以下

  •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 定期利用「糖心易測」流動應用程式程式進行風險評估

 

 

「糖心易測」流動應用程式

為方便用戶計算NDS,研究團隊推出流動應用程式「糖心易測」。除此之外,程式亦可計算心贜病發/中風和癌症風險。用戶只需跟隨程式指引,輸入有關資料便可計算出疾病風險。「糖心易測」亦會按評分提供健康提示及資訊,例如建議高風險人士作進一步身體檢查;如評分屬較低風險,則建議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並鼓勵定期透過程式進行風險評估。程式可以於每個智能手機開立最多6個用戶;所有記錄只會離線儲存,用戶亦可隨時回顧自己過往的評分記錄。

「糖心易測」以中英文版本推出,並同時支援iOS和Android智能電話。即日起可於Apple App Store 或Google Play Store免費下載使用:

‎App Store 上的《糖心易測》 糖心易測 - Google Play 應用程式

 

全新一輪全港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  —「港大・新・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 (N-CRISPS)」 

此外,由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楊紫芝基金教授(內分泌及代謝學)及生物醫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臨床主任林小玲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同時宣佈已展開一項新的全港性研究──「港大・新 ・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N-CRISPS)」。林小玲教授指出:「在過去二十年,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健康認知水平和整體醫療質素的變化很大。然而,心血管疾病仍是僅次於癌症的都市殺手,在2015及2016年均佔總死亡率的20.2%,現時正需要一項適時的社區研究,為香港市民收集各種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包括糖尿病)的最新流行病學數據。」

N-CRISPS已於2019年12月開展。是次普查研究方法與之前的CRISPS相似,但參加者會較多。N-CRISPS會從政府統計處的登記住戶中隨機抽樣,計劃在四年間合共招募約4,000名參加者。進行免費身體檢查,以檢測有否出現三高(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膽固醇)、貧血或肝腎功能異常的情況,並進行心電圖檢查,以收集相關的數據進行研究,從而了解心臟病、中風及其他相關重要疾病的風險因素於現時香港的流行情況,並有助預防及控制各種在本地常見的疾病。

N-CRISPS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資助。

有關N-CRISPS參加者的招募及相關詳情,可參閱相關網頁(ncrisps.hku.hk/wp)及Facebook 專頁(facebook.com/HKUNCrisps)。

 

關於研究團隊

是項香港華人糖尿病風險預測的研究,主要研究人員包括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楊紫芝基金教授(內分泌及代謝學)及生物醫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臨床主任林小玲教授、內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胡裕初醫生及臨床助理教授李智豪醫生。

 

鳴謝

CRISPS在過去二十年曾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研究資助局及私人捐款資助。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電郵︰medmedia@hku.hk)。

港大醫學院新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主要研究人員,包括內科學系林小玲教授、胡裕初醫生及李智豪醫生。
港大醫學院發表有助篩查隱形糖尿病的簡易糖尿病評分,並宣佈「糖心易測」流動應用程式正式面世,及已展開一項新的全港性研究──「港大・新・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N-CRISPS)」。是項發表的主要研究人員包括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楊紫芝基金教授(內分泌及代謝學)及生物醫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臨床主任林小玲教授(中)、內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胡裕初醫生(左)及臨床助理教授李智豪醫生(右)。
港大醫學院新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主要研究人員,包括內科學系林小玲教授、胡裕初醫生及李智豪醫生。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楊紫芝基金教授(內分泌及代謝學)及生物醫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臨床主任林小玲教授宣佈已展開一項新的全港性研究──「港大・新・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N-CRIS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