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骨質疏鬆 ─「沉默殺手」

17 Jul 2017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認識內分泌代謝病系列之五

葉大鵬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內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

骨質疏鬆症是因骨質流失而導致骨微架構受破壞的慢性疾病,雖然患者骨骼會變得脆弱,但此病在骨折發生之前幾乎毫無徵狀。臨床上,脊椎骨、股骨(髖關節)及撓骨(手腕)是最常發生骨折的地方。以股骨骨折為例,即使患者最終成功接受手術,仍有半數患者的活動能力及自我照顧能力受到長遠影響,需要輔助器具協助步行,部分更要長期臥床,因而衍生出各種併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甚至致命。

更年期後的女性,隨着雌激素水平銳減,骨質流失會加速,是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高危一族。此外,體型瘦小、吸煙、酗酒、缺乏運動、有偏食習慣、家族骨折史,長期服用類固醇、抗腦癇藥物或抗乳癌藥物等,都會增加患病的風險。

防患於未然,停經後的女士及50歲以上的男士,尤其是上述的骨質疏鬆症高危一族,應盡早接受名為「雙能X射線骨密度檢測」(DXA) 的骨質密度檢測。若發現骨質密度偏低,甚至已確診疏鬆,應及早制訂治療方案,包括改變生活習慣,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骨折高危人士更需要接受藥物治療,務求減低骨質疏鬆症這個「沉默殺手」對健康的威脅。

<刊載於《am730》,2017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