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傳染病(二)
香港海鷗形菌

香港海鷗形菌

於二零零一年,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從一位肝硬化病者的血液和胸腔膿樣本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細菌屬,這是全球首宗個案。由於在顯微鏡下細菌的形態像海鷗呈彎曲狀,因此而被命名為「香港海鷗形菌」(Laribacter hongkongensis)。

此後,研究人員陸續在患有腸胃炎的香港及瑞士病人的糞便樣本中培植出「香港海鷗形菌」。在二零零四年,研究人員在社區感染的腸胃炎病人糞便樣本中,培植出「香港海鷗形菌」,顯示這種病菌可能是引致嚴重腸胃炎的原因之一。感染原因可能是進食未煮熟的淡水魚,或與外出旅遊後出現的腹瀉有關。香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下一步將進行病菌的基因排列,使醫學界對「香港海鷗形菌」的病理,即它何以會引致腸胃炎有更多認識,為設定治療及預防方案提供更多資料。